数学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16

时间:2016-10-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1、教材简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分米、厘米、毫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它也是实际应用所必需的。
  
  2 、教学目标
  
  认识分米、厘米、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厘米 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直观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教学设想
  
  1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我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即认识1 米的基础上,打乱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认识厘米,再认识分米、毫米这样的顺序,重新组织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米,再认识厘米,最后认识毫米。这样教学之后,不需教师再花时间让学生去比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不等式:米>分米>厘米>毫米。这样有利于学生有序的建立数量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数量打好基础。
  
  2 、数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设计本节课时,我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课一开始,从清明节扎小白花剩下的铅丝引入,使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与我们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消除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
  
  教学活动中,也都注重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生认识了1分米、1厘米, 1毫米之后,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长度是1分米、1厘米,1 毫米,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数学知识学习之后,应该让这一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所以在练习中我让学生判断身边物体的高度、长度,如:旗杆高 10米 ,铅笔长 10厘米 ,身高 120 厘米 等等。
  
  3、亲身体验,从中感悟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在设计本课时,采取看一看、数一数、猜一猜、量一量、摸一摸、想一想等实践操作和空间想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内容分层细化,着眼一个“实”字
  
  这一课主要分三段进行教学,第一段是认识分米,第二段是认识厘米,最后是认识毫米,课的知识量较大,所以教学时我把主要着眼点放在“厘米”的教学上,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认识分米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米尺得出从"0"刻度线到"10"刻度线的这一段长就是1分米,再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1分米有多长,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大约1分米,充分感知1分米的长度,在此基础上落实米和分米间的单位进率。
  
  认识厘米时,从三角板入手,观察得出1厘米 的长度,同样让学生认识几厘米的长度,其中安排了一个游戏,通过小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评一评,既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各单位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安排了量文具盒,让学生既巩固量的方法,又可初步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认识毫米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1毫米 有多长,初步建立1毫米 的观念。
  
  5、重过程教学
  
  一般教学在教学新课后都非常注重对新知的练习巩固,有基本训练、专项训练、深化训练,使学生在练中达到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现代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转而重视过程教学,重视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主要时间集中于学生对1分米、1厘米 1毫米 的认识及建立它们的长度观念,只留少量的时间做些简单的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