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方法研究合作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

时间:2016-10-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合作策略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达到某一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除互相探讨交流外,还可采用分组竞赛、竞答、游戏、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协作精神。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合作教学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下面以四年级“怎样滚得远”一课为例说明合作教学策略的使用。
  
  编制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同桌两人成一小组,可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还可根据特殊的合作内容组成特别的学习小组。
  
  师:这个实验我们全班一起做好不好?
  
  生:不好,我们分小组做。
  
  师:那你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你们在实验中分别要做什么。
  
  生1:实验要一个人负责滚,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观察看量得是否准确,还要有人记录。
  
  师:一个人测量行吗?
  
  生2:不行,要两个人。
  
  师:这个实验过程中要用到一些器材,因此还要安排同学负责有关器材的事情。
  
  这样的分工明确,学生到操场后,就很快进入实验环节,实验进行得很顺利。
  
  合作讨论实践方案。如在本课中,在实验操作之前,学生先在小组内思考,实验可怎样操作,然后师生合作,共同讨论实验的注意点。
  
  师:你们认为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什么?(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斜坡)
  
  生1:小棒的两头要一样重,这样才能滚得直。
  
  生2:滚的时候不能推,要让小棒自然地往下滚。
  
  生3:不能有人站在前面,不能挡着小棒滚。
  
  生4:滚的时候要放在同一位置上。
  
  师:为了使滚的时候从同一高度滚下来,我们可以从哪里往下滚?
  
  生:从顶部。
  
  师:我们可以从顶部,也可以从同一指定高度往下滚,我们统一从所画的这一条线开始滚。
  
  生:斜坡不能随随便便地移动,这样会影响测量的数据。
  
  师:只测一次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测几次呢?
  
  通过这样的对话,既促进学生对实验的前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开展要有科学的方法,学生对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实验的操作活动就能顺利开展了。
  
  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学生根据方案开始活动,教师相机进行观察与调整,适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变监管者为引导参与者,积极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合作成功。
  
  合作反思,深化认识。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分小组讨论分析所得的数据,得出研究的结论,并进一步向生活延伸,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同时,师生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教师着重评价学生实验的态度,合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