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 方法2: 方法3:
1-3/8-1/6 1-3/8-1/6 1-(3/8+1/6)
=5/8-1/6 =24/24-9/24-4/24 =1-(9/24+4/24)
=15/24-4/24 =24-9-4/24 =1-13/24
=11/24 =11/24 =11/24
听课人评价意见 优点 缺点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对新知的感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会更深刻。学生对于单位“1”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应多加举例讲解。
公开课教学听课记录
授课人 闫杰 年级学科 三年级数学 时间 2008、11、20
课题 地砖的周长 听课人 崔涛
教学过程记录 评点与建议
一、创设情境。
学校在改建学生宿舍楼,泥水匠叔叔要给地面铺上地砖。已经知道地砖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大家能算出地砖的周长吗?
二、解决问题。
1、 想一想:“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从这个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地砖面是正方形,边长是60厘米……)
2、 算一算: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样算的。
通常会出现两种算法: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⑵ 60×4 = 240(厘米)
也可能出现第⑶种方法:(60 + 60)×2 = 240(厘米)
3、 议一议:
三、教学效果测评。
1、 第48页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长,然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 第48页讨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最简便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边长×4。
3、 实践应用:第48页练一练1、2。引导学生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异同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计算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1、 创设情境不仅简单有效的导入了课题,而且收回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2、 解决问题中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3、 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发法对学生的记忆有一定的冲击,使学生更易区分。
4、 师生配合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