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4)

时间:2016-10-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2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 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3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1 )的教学。
  
  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3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2   )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2    )
  
  ①用数学学习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  D )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1 2、 《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 B  )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A C D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A B C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 B C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 A B C D )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