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节外生枝”更精彩

时间:2016-10-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学生的头脑不是盛东西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是开放的,是生成的。因此,课堂上的不可预料的情况在所难免,对于课堂中的“节外生枝”,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众数》时,课进行到了练习的环节,出示习题:  
某鞋店上周销售各种尺码男式皮鞋的情况如下表。  
尺  码/cm   24   24.5   25   25.5   26   26.5   27  
数  量/双   4   15   34   48   29   18   5  
 
师: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想一想,有什么发现,应该向这家店主提出什么有益的建议?  
生1:我发现这家店 25.5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最多,因此建议店主多进 25.5cm 的男式皮鞋。  
生2:我发现这家店 25.5cm 和 25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都比较多,因此建议店主多进这两种型号的皮鞋。  
生3:我发现这家店 24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最少,因此建议店主少进这种型号的男式皮鞋。  
生4:我发现这家店 24cm 和 27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都比较少,因此建议店主少进 24cm 和 27cm 的男式皮鞋。  
生5:我发现这家店 25.5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最多,因此建议店主少进 25.5cm 的男式皮鞋。  
生5的话刚落,教室里顿时发出一阵嘲笑声,有个别同学甚至向生5投去了你是白痴的目光。我想:生5会这样说,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便以手势请同学们安静下来,并示意生5说明原因。  
生5:因为 25.5cm 的男式皮鞋已经卖出了那么多双,这也就说明已经买到皮鞋的人应该不会再买,所以建议店主不要进那么多双 25.5cm 的男式皮鞋。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另类”的见解犹如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同学们有的觉得生5说得很有道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觉得生5是在乱弹琴。我适时抓住这“瞬间不同的声音”,决定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针对生5的说法和鞋店为什么卖出 25.5cm 和 25cm 的男式皮鞋较多,而卖出 24cm 和 27cm 的男式皮鞋较少,帮店主找一找原因。  
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一会儿,各小组纷纷有了结论。  
第一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组觉得 25.5cm 和 25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较多,是因为在众多男人中,穿 25.5cm 和 25cm 皮鞋的人较多,因此建议多进这两种型号的皮鞋。  
第二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组觉得 24cm 和 27cm 的男式皮鞋销售量较少,是因为 24cm 的皮鞋较小, 27cm 的皮鞋较大,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脚的大小是中等的多,拥有较小或较大的脚的人毕竟只有少数,因此应该少进 24cm 和 27cm 的男式皮鞋。  
第三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组觉得生5说的也有道理, 25.5cm 和 25cm 的男式皮鞋已经卖出那么多双鞋,不适宜进更多双,而只是要适量进货就可以了。  
……  
从各小组代表的汇报中,大多数同学都明白了人的脚有大有小,拥有小脚和大脚的人数只占少数,而拥有一般脚(也就是中等脚)的人数比较多,因此中号码的鞋销量较好,小号码和大号码的鞋销售量就比较少。当然,有时也有特殊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愉快的、充满智慧的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课虽上完了,而学生们意犹未尽,看着学生们兴奋的表情,我激动不已。走出教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兴奋之情洋溢于脸上。  
静坐案前,我不禁思考:  
要是我无视学生的“另类’意见,那会怎样?还能捕捉到这“瞬间的精彩”吗?  
我觉得,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关注数学课堂的人文精神:课堂是学生的,它应该成为师生自由的精神乐园!假如我没有及时抓住这“瞬间不同的声音”,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精辟的理论和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独到见解。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应当是学生并不意识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的情况下受到的教育。优质教学是无痕而有魂的教学。“无痕”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学生们通过讨论鞋号大小的销售量,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做生意要有一个灵活的头脑……这些“无意识的辩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课堂上,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个不同的意见,一场激烈的争论……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只要我们留心捕捉和善于挖掘,那么这些不曾预约的、不经意的美丽就能成为经典。  
我衷心地盼望着课堂上能多一些“节外生枝”!多一些不经意的精彩!让课堂成为师生的“乐园”和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