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时间:2016-10-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正方形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会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知识。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们回忆长方形的特征,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我给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很快就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并把每条边的长度名为边长。接着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在哪里,使学生明确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了。此时,一切水到渠成,我设问:现在哪位同学能很快说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生静悄悄地,突然有学生学生说:“老师,你能帮我量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其中一条边的长度吗?”我故意惊问:“为什么要量呀?”这回学生活跃开了。“不知道边长的长度,算不了的。”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说:“好吧,我就帮你量一条边的长度。”得出1分米。顺势问:“还想量哪条边?”生说:“不用了。量一次就可以了。”我问:“为什么呀?”生高兴地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只要知道一条边的长度,其他的都一样。好吧,那现在你们总可以帮这个正方形计算一下它的周长了吧?试试看谁的方法最灵巧。最后生上台板演,并且能主动推导出相应的周长公式:①正方形周长=边长×4=1×4=4分米②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2=(1+1)×2=4分米③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1+1+1+1=4分米面对上面各式各样的算法,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智慧呀,教材里面并没有概括出周长的公式,可是学生们却自己创造出独特的才华。足以表现了孩子们思维的灵动性。得出方法后,我采用了民主选择的方法,让学生与同桌说说“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我喜欢用第一种,又想用第3种可以吗?”我想知道她的意图,就问:“为什么呢?”她说:“第一种方法简便,但是有时候当边长是两位数×4时,我们还不会算,这时候我只能用第3种方法了。”听了她的话,我赞赏的说:“哇,你太聪明了,懂得灵活使用方法呢!”此时此刻,全班不由自主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幕,让我体念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老师绝不能强迫他们按照老师的意愿去做事,要让学生自由选择,勇敢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因素。课堂上,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敢说、敢想、敢做,这不正是新理念下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