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

时间:2016-10-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徐斌的课,内容是苏教版第三册《确定位置》,整节课设计新颖,指导到位,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其中,他精心设计的课始,给我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启发。现摘录如下: 
  师:小朋友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板书):徐 
  生:徐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到你们班上感到特别高兴,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也姓徐呀?来,和我握握手(一个学生和他握手,其他的同学都很羡慕)。下面,就让老师来认识你们。老师发给你们两张纸,现在请每个小组往下传第一张纸,用水彩笔写上你的名字,我就能认识你了。第川、组有几个小朋友?(有的说12个,有的说6个)我们把这6个小朋友看作一个小组(边做手势,边征求意见),你们说第1小组有几个小朋友?(这时学生齐答:6个)第2小组呢?第3小组呢?……(“第几组”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统一并建立了起来) 
  师:现在老师要发第二张纸了,请小朋友们从上往下依次拿一张,再往下传,不能看背面的字。 
  (不一会儿,两张纸有顺序地传好了。)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师生互相问好,学生正准备坐下。) 
  师:小朋友们先别忙着坐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重新排一下座位,好吗?看一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新的座位。请你们按第2张纸上写的字去找新的座位,如果有小朋友找不到座位可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忙,好,开始。 
  (学生边动脑,边找座位,活动非常有序。) 
  (当学生找到了新的座位坐下后,发现老师那里还站了3个小朋友,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座位,其他学生感到特别奇怪,边看着自己手里的纸条,边窃窃私语,教师就此组织学生展开共同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怎么会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呢?看看他们的纸上写了什么呀?(1)第2组第3个;(2)第4组第5个;(3)第6组第2个。 
  我们看一下教室里还有几个座位没有人坐?谁来帮助他们找到座位? 
  (教师组织学生按教室里的空位和纸条上的字确定他们的座位。) 
  …… 
  师:看来,要确定我们小朋友们的座位,先要确定第几组,再确定第几组的第几个,这样才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刚才这个寻找座位的过程就是确定位置的过程。(板书课题) 
  …… 
  看似简单的开课设计,体现了徐老师设计的精心和巧妙。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实起点,“第几组第几个”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来完成。实践证明,学生完全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并且学得相当主动、积极。课刚开始,教师与小朋友进行交谈、分发纸条的过程,一方面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将本课所要学习的“第几组”与学生进行了交代,统一了组别,学生在寻找新座位时,并不感到困难。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基础经验,在不经意间化解了学习要点,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体现了徐老师的独具匠心,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