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人体的数学奥秘》实践与综合应用案例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6-10-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背景与主题〗
  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大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数学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各部分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一些教师对实践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易穿新鞋走老路,或是课堂竞赛不断、热闹非凡,或是将活动设计为智力训练,要求层层拔高,或苦于找不到活动的素材,或疲于为活动准备材料,对实践活动望而生畏,不愿意开展。凡此种种,使“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计与实施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自己所教的六年级尝试设计与实施了《人体的数学奥秘》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并在市专题研讨会上作了公开教学。通过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设计加工,从教学目标的研制确定到课堂的实践,从教师的预设与学习目标的达成,都引发了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案例与评析〗
  片断一:探求脚长与身高的关系
  谈话:今天的数学课,要研究的内容跟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关系。
  警察叔叔破案实在让人钦佩。有一次,公安局的小王在一个案发现场发现一个25厘米长的脚印,他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嫌疑人的身高大约在175厘米”嗌!怎么回事啊!他有千里眼吗?那你们猜猜,小王叔叔是根据什么推测出罪犯的身高的?
  1、猜测身高与脚长的关系
  。在识的介绍、传授者呢,还是激励引领者,我给自己定位为后者节目2、讨论研究策略
  师:猜测需要验证,验证需要策略、需要方法,你们打算怎样研究,从而让人相信呢?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汇报,整理板书:①收集数据;②计算、发现;③再次验证。
  生1:我打算量出自己的身高与脚长,然后算一算。
  生2:我打算量我们小组4个人的身高与脚长。
  师:为什么?
  生2:因为人多点,情况也多一点,得出的结果也会准确些。
  生3:那4个人也似乎不够多啊!
  师:是的,选取的研究对象数量越多范围越全面,研究得到的结果也会越准确。
  3、研究发现
  师:看来你们需要数据,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老师为你准备好了2组数据,请你们选择一组数据来研究,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然后我们大家交流。(一组是小朋友的身高和脚长数据,另一组大人数据。)
  4、汇报研究成果
  ⑴先汇报其中一组数据
  生:我们选择的是大人数据,发现这些大人的身高大约都是脚长的7倍。
  师:选择大人数据的还有哪些小组?你们是否有类似的发现?
  师:这种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生1:脚长大约是身高的1/7。
  生3:也可以说,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师:很好!能用上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⑵再汇报另一组数据
  ⑶概括脚长与身高的关系。
  通过这两组大人和小孩的数据分析,你有什么共同发现吗?
  5、小结:
  师:那小王叔叔是否也是根据这个关系来推测的,我们来算算。
  师: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对于一般人来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身高与脚长都存在这样的关系。(当然也允许有特殊例子存在)
  6、提示课题,推测人体中其他奥秘
  师:经过我们的猜测与验证,我们知道了人的身高与脚长的关系。原来人体中还有这样的数学奥秘,(板书课题:人体的数学奥秘)其实像这样的数学奥秘在我们人体上还有很多,那你觉得在我们人体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评析:以探求人体的身高与脚长的关系为切入点,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再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猜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适时提供必要的数据,巧妙处理了“充分探究”与“时空局限”的矛盾,凸显了探究方法,保障了探究能力形成。随后,以此为基础,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索人体与数学的奥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