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教学设计(优质课)

时间:2016-10-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创 新 点 
   
  ◆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创编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探究、感知新知识。教师通过“寻找宝藏”和“设计校园”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更应当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实践中动手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 知识与能力的双赢。教师组织学生一步步寻找宝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拓展性练习中,让学生自主设计校园并设置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各尽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和提高,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训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活动情境中帮助学生掌握平面上两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描述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平面上两个物体之间准确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全面感受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位置与方向是指辨别平面上两物体之间的位置与方向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设计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引入,确立解决感兴趣的问题成为本课的主要线索,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教师演示网站及学习网站;两人一张藏宝图、笔、橡皮擦、量角器和直尺。 
  教学环境:不需要外联Internet的机房。 
   
  教学过程实录 
  1. 创设情境引入 
  ①教师自我介绍,说明自己是从北塘小学来此上课,引出两校位置。 
  ②师:根据图1,说出两校位置关系。 
  生:北塘小学在所上课的学校的东南方向,距离是3881米。 
    
  【设计意图】以北塘小学与绿影学校的位置关系图复习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 
  师: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走很远,就会到达一个美丽的海岛,这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图2)。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想象情境延伸位置,给学生一个遐想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两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师:海岛上藏着宝藏,大家想去找吗?(课件演示乘船出发) 
  生:想。(观察课件图,如图3) 
   
  课件给出第一个线索,放大线索图(如图4)。学生观察线索图。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线索,带领学生认识X偏Y多少度。 
  师:这个度数的顶点与哪点重合? 
  生:与起点重合。 
  师:(指着图中的短边)这条边与什么方向重合? 
  生:与西这个方向重合。 
  师:(指着图中另一点)这个位置该怎么读? 
  生1:西北方向250米。 
  生2:西北34度250米。 
  …… 
  师:应该读成西偏北34度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并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的适当引导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师:还可以怎么读? 
  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观察并回答)读成“北偏西56度方向”。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读较小的夹角。(板书:在起点的西偏北34度方向250米)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选择合适的方法。 
  3.明确位置关系 
  课件继续演示,出现一个小人走到一点(如图5)。 
   
  但屏幕上没有出现宝藏,却出现老船长的一段话(如图6),学生自读老船长的话。 
  师:宝藏可不是轻易就能拿到的,这是寻找宝藏的一号休息点。(板书:1号点……) 
  师:老船长要求大家帮助他解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才能得到线索。 
  【设计意图】以帮助老船长解决问题这一思想转入到对新知识的练习阶段,为下面独立完成练习做好了铺垫,自然而巧妙。 
  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第一题(如图7)。 
   
  生1: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400米的路程。 
  生2: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四段,每段是100米。 
  …… 
  教师介绍使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如图8)。 
  学生总结量角的方法:首先定点,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要量的角的顶点重合;其次定边,将0刻度线与西偏北的西方向重合;最后数度数,从0刻度线开始向另个方向数出度数。 
  教师随即板书: 
  方法:定点、定边、数度数。 
  【设计意图】强调量角器的使用就是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用简单的文字浓缩其使用方法,学生好记更好用。 
  师:剩下的两题同桌商量,各选择一题完成。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商量,各选择一个练习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大多数学生能快速得到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对于X偏Y多少度,有的学生去量比较大的度数,于是教师又重点演示了如何利用量角器量角。有的学生在量角度的时候不够准确,造成了误差,教师给予及时的指正。 
  【设计意图】强调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协作,使学生能各尽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使练习具有梯度性。 
  4.实际动手操作,练习找位置 
  课件出现了老船长的谜语“太阳落山金光闪,二十有三往南看。一路四百六十米,勇者无敌闯过关”。学生讨论能从诗句中得到了什么线索。 
  生1:太阳落山是西边,往南看应当是西偏南…… 
  生2:一路四百六十米说明距离是460米。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2号点在1号点的西偏南23度方向460米处。 
  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藏在键盘下的藏宝图,利用工具找2号点的具体位置。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量角器、直尺等工具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请一位学生利用“实物展台”说出具体位置(如图9),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的做法。 
   
  【设计意图】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实际动手操作也是研究问题的好方法。用实际找到2号点这一活动巧妙将传统教学与辅助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