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首页
我的消息
安全退出
×
《方阵》赛课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方阵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学中的方阵问题。会求最简单的方阵问题。
2、通过猜想、计算、观察发现方阵排列的规律。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运动员进场,军队接受检阅时,都会排着整齐的方队。在排队时,横着叫行,竖着叫列,当行数和列数相等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样的方队我们就叫做方阵。方阵有实心方阵与空心方阵之分。
二、探究。
1、你能试着画一个方阵吗?我们用圆圈表示一个人。
你画的是每行几人的方阵?一共有多少个人?怎么想的?
2、理解了方阵,我们具体来看一个问题。
1、有若干枚棋子,摆成每边6枚的正方形。(1)棋子的总数有多少枚?(2)棋子的最外层有多少枚?
(1)共多少枚怎么算?
(2)最外一层什么意思?为了看的清楚,把里面的拿掉。那你也要画一画最外一层。
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多少种不同方法?再交流。
哪种方法最方便?表决一下,我们来试一试。一行8枚的方阵呢?12枚呢?你是怎么这么快算出一层多少个的?
(3)字母表示,每边a个,共:4(a-1)个。a有什么范围?
3、知道每边个数可以求一层总数,如果知道这层总数20个,你知道每边几个吗?
20÷4+1=6,找找规律:一层b个,一行b÷4+1个。
课堂答题纸
三、巩固
练习1、3。
同学们学的很好,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
四、提升
1、方阵就是正四边形。如果是其它正多边形一行个数和一层总数有什么关系呢?
你能编一道题吗?
2、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1)外层到内层,每层一行个数少2枚。
(2)外层到内层,一层总数少8枚。
3、你能自己试一试下面的题目吗?
(1)"六一"节用鲜花在演出台周围排成一个4层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有鲜花12盆。摆这个方阵共用了多少盆鲜花?
(2)有一队学生,排成一个空心方阵,最外层共有52人,最内层共有28人。这队学生有多少人?
教后反思:
1、备课
(1)我认真感受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后,参考了人教版的一些优课案例。自己进行了对这堂课整体框架的构思后,又借鉴并下载阅读了数个"方阵"奥数教材教学的课例设计。进一步挖掘教学深度和延续性。
(2)我勇于尝试,大胆设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基础上,改掉了例题,把练习当作探索到规律后的简单实际运用。并在最后设计了提升练习。
(3)由于备课时间一共两天,第一天我参考了大量案例,设计教学思路,决定每个板块的取舍。第一天完全没有开始动手任何自己的东西。第二天晚上,设计了教案,课件,答题纸,这三样一同开始,一同设计完。由于时间短,教案是简案,不是上完课又加了些内容,原来的更短。
2、设计思路
(1)认识生活中的方队、马其顿方阵,理解数学中的方阵,画实心方阵。
(2)6×6的方阵,共多少枚,最外层多少枚?
画空心方阵,自己找出算法。并找出最优化算法。
(3)探索方阵一行的枚数同这层总数的关系--探索规律。
每边a个,一层共:4(a-1)个。a的范围。
一层b个,一行b÷4+1个。b的范围。
(4)书上练习121页做一做1、3作为刚才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5)正多边形一行个数和一层总数的关系探索。
(6)多层空心方阵从外层到相邻内层的关系:一行个数少2枚,一层总数少8枚。
(7)对于第6步的巩固练习。
3、上课感想。
(1)我认为小班化教学要让学生都"活"起来。我没有提前进班对学生做任何准备,就是要保留新鲜感。我努力让课堂充满挑战,激发兴趣,让学生有探索的欲望,制造一个个小高潮,让学生眼睛里闪着光。班级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高,我感觉人人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不知道评分老师有没有记录)。
(2)学生活而不乱,每一部分板块分明,目的清楚,在表面的活跃更追求高效率。
(3)自己感觉语言表达,调动气氛应该还不错。表扬不知道是否够和到位,这是我的毛病。
(4)由于没有试教,可能有些细节难免有些瑕疵。
这一处最明显,"方阵每边a个,一层共:4(a-1)个。a的范围。"当时备课时感觉a大于1的整数就可以了,但是当a是1时,这种情况是不是方阵,一层用4(a-1)个就是0了。看来专业知识储备还不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