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苏教版)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87页《数的运算》“练习与实践”的第1-4题。
教材学情分析:
数的运算主要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方法。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不论是整数加、减法或分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系统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方法。
“练习与实践”第1-4题主要练习相关的口算、笔算和估算,以及四则运算的验算。“练习与实践”第1题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答案,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直接写得数的过程中自主回忆并总结相关的口算方法,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相应的口算技能;“练习与实践”第2题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相关的笔算,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蕴含其中的基本数学方法;“练习与实践”第3题是估算练习,主要是加减法和乘法的估算;“练习与实践”第4题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和验算,自主回忆总结四则运算的基本验算方法,进一步加强验算意识,培养验算习惯。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意义和方法的理解,能正确进行的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小数、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
⑵进一步促进学生口算技能的形成,增强验算意识,培养验算习惯。
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小数、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增强验算意识,培养验算习惯。
教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练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复习“数的运算”。板书:数的运算。
⑵自主练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87页,思考:计算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完成第87页“练习与实践”第1-4题。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理解算法,寻找联系点。
利用“练习与实践”第1-2题中的题目,举例说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探索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不论是整数加、减法或分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
⑵交流口算,促进技能的形成。
矫正“练习与实践”第1题的答案。
整数加减法的口算,一般的方法分步加减,鼓励学生说出多种得到结果的方法;小数加减法也是如此;小数乘除法重在让学生体会转化的策略,并掌握转化的方法;分数加减法积累一些口算经验;分数乘法可以和笔算结合;分数除法同样体会转化的策略,掌握转化的方法。
⑶练习笔算,清晰算理。
矫正“练习与实践”第2题的答案,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分成整数、小数加法、整数、小数乘除法和分数乘除法来体会。整数、小数加法体会数位对齐的道理;整数、小数乘除法先体会整数乘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在体会转化的策略和方法;分数乘除法先体会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体会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⑷练习估算,增强估算意识。
矫正“练习与实践”第3题的答案,交流选择答案的理由,体会估算的方法:整十、整百数,四舍五入法。
⑸练习验算,养成习惯。
矫正“练习与实践”第4题的答案,指名学生板演,交流验算的数学根据:运算定律,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