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每生准备一支深颜色的水彩笔,师准备课件、图片、word操作文档、课堂作图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直接揭示课题。
并进行课前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为了研究的需要,老师带了一张很特别的图片来,大家想不想看?
2、关于学习内容的准确定位。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一:
但因为图片很小远处学生无法看清。
问:看到什么?(近处的学生能够看清,请该部分学生回答,并适当调控学习气氛。)
提问:远处的同学要怎么样才能看清呢?(生答“放大”)
(2)初步感知“形状不变”。
出示图片二:
提问:看见了吗?有什么不对(引导学生从图片的观察抽象到对图形的观察)
这张照片原来是长方形的,放大后变成了正方形的。(大小变了,形状也跟着变了)
(3)明确探究基础:形状不变、大小变化。
出示图片三:按比放大的图片
问:现在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原来是长方形的,放大后依然是长方形的,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指出:今天就是研究这种“图形不变而大小发生变化”的放大与缩小中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 图形按比放大与缩小。
1、学生操作,初步感知按比放大。
你会在电脑上将这张图片放大的吗?谁能来操作一下?
打开学生操作用的word文档,学生上机操作。
追问:为什么拖角上的黑点图片就不会变形呢?想不想知道?
教师揭秘:“锁定纵横比”。
提问:这对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提示呢?
2、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图形按比放大”。
为了便于大家集中注意力研究图形放大的规律,教师将照片反面贴于黑板。
师:现在是两个……?(长方形)它们也是……(图形不变而大小发生了变化)
提问:这其中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呢?你认为要研究这两个长方形之间的变化规律,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根据回答,在黑板上板书长和宽的数据,8cm、5cm的16cm、10cm。
(也有学生可能会说周长、面积,教师可将之板书下来,作为后续教学资源)
提问:观察图形与数据,你能发现什么吗?(先同桌交流,后全班汇报)
学生回答预设:
(1)关于“2倍”。
学生回答出“放大后图形的长是原来图形长的2倍”,教师应及时引导:像这样“2倍”的关系还有吗?(宽是宽的2倍)并要求学生将两句话整合说完整。
追问:这里的“2倍”表示放大还是缩小呢?板书:放大
(2)关于“2:1”。
学生回答出“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原来图形的长的比是2:1”。
教师讲解: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原来图形的长是一组“对应边”。板书:对应边
提问:还有这样的对应边吗?他们的比也什么?
要求学生将两句话整合说完整。
追问:都是“2:1”说明什么呢?(说明图形的形状不变。)板书:2:1的比
(3)将“2:1”与“比值2”联系。
提问:2:1的比值是多少?“比值2”表示什么意思?(放大2倍)
教师完成板书:2:1=2
(4)在前两者回答基础上揭示完整的表述语句:“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5)预设:学生如果说出“周长的比是2:1”及“面积的比是4:1”,教师应及时的肯定,并引导学生适当理解“周长、面积的比”与“长与宽的比”是有联系的。(反向性理解安排在“拓展部分”教学。)
3、例举研究“放大与缩小的比”。
(1)学生举例:你能举出一些“表示图形放大”的比吗?(可以联系比、比值谈图形的放大)
这些比有什么特点?(比的前项比后项大)
你还能想到什么?(如果比的前项比后项小,表示图形按这个比缩小)
你能举出一些“表示图形缩小”的比吗?
(2)提问:如果将一个长方形按“1:2”缩小,长和宽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1/2)长和宽各是多少?(长4cm、宽2.5cm)
(3)提问:如果将一个长方形按“1:1”操作,它表示什么意思?
4、完成P41“练习九”的第1题。
三、初步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进行操作。
1、教学例2。
(1)课件呈现,学生审题。
(2)在训练卡上完成操作,并在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2、完成P39的“试一试”。
四、综合拓展训练。
1、完成P39的“练一练”。
2、拓展一:开放性操作训练
在方格图中“自定比”完成已有平行四边形的放大或缩小。
3、拓展二:“周长的比”及“面积的比”与已学知识的联系。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会的?
(2)思维深度追踪: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将图形的对应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这时图形的周长、面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今天所学的是将一些相对规则的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如果是特殊的圆形呢?
今天所学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与所在单元《比例》有什么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