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导入设计

时间:2016-1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都带了一些小棒。我们先来做个抓小棒的游戏。听清要求:每次抓的小棒要比王老师抓的多5根。听清楚了吗? 
  师:我抓1根,你抓几根?怎样算的?(生试抓) 
  生:我抓6根。用1+5。 
  师:我抓2根,你抓几根? 
  生:我抓7根,用2+6。 
  师:我抓7根呢? 
  生:我抓12根,用7+5。 
  师:现在不抓小棒了,我们动脑筋想,我抓13根,你抓几根? 
  生:我抓18根,用13+5。 
  师:那我抓这么多呢?(抓了一大把),你抓几根? 
  (没有人举手了,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比你手上抓的还要多5根。 
  师:那是几根呢? 
  生:不知道。因为我们不知道王老师手上抓了几根小棒。 
  师:噢,那照你这么说,只要知道王老师手上抓的小棒根数,就知道该抓几根了,是这样的吗?好,那用一个什么符号可以表示老师手中的小棒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设计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多数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这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逐步感悟。为此,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了抓小棒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刚开始抓棒很简单,学生个个都会,气氛非常热烈。当老师抓了一大把小棒,问每个学生该抓几根时,学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交流和讨论,产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需要。这样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看到这个式子,你还想到些什么呢?”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初步体会到用字母可以来表示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美。皮亚杰说得好:“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都依赖于兴趣。”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争等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在游戏中,学生“玩”了,“乐”了,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不仅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可见,给学生创设一个游戏环境,既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品质,把学生引进了“乐学”的大门。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