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首页
我的消息
安全退出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说明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创新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渗透“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发问题
1.师: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能说说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谁能用手势分别比划出1cm
3
、1dm
3
、1m
3
的物体大约有多大?
2.师:老师手上这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cm,它的体积是多少呢?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呢?6个呢?刚才猜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可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看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呢?(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教具,估计学生会受前面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也要把它们分或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才能求出体积)如果求这本大词典的体积呢?如果求我们电教室里这根水泥柱的体积呢?(生疑惑)
师:可见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长方体不能切或切不开,那我们怎么办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将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找出求长方体体积的一般方法。
师: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哪些数量有关呢?(再次让学生猜想:可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猜想就是我们的思维向导。长方体的体积到底与哪些数量有关,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师揭示课题)
[教学设想:“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一导入设计,正是考虑了这一新课标理念要求。通过师生共同直观演示,复习导入,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二、操作实验,探索新知
(一)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1.师:同学们任意拿出一些课前准备好的小方块(允许学生拿出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小方块),小组合作,在桌面上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相关数据和你们的发现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中。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2~3个小组汇报、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3.师:老师在电脑上用同样多的小方块也摆了一些不同的长方体,能让老师也展示一下吗?(多媒体依次演示,师生共同填写实验报告单,并让学生比较四种摆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