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数比大小”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2.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初步的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
分子是1的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完成复习题后,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那样做,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概括说明。)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按图下的分数给下面各图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设计两个形式“互逆”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填填、涂涂、说说中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学习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比较相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出示两个同样大的、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
完成“试一试”(1)(2)题左边的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涂一涂,初步感知在同样的正方形里,分的份数虽然一样,但涂的份数不同,所表示(对应)的分数的大小也不同,涂色面积大的分数就大,反之亦然。体会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二)比较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
1.让学生(自己)画两个同样大的图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分别给图形涂色并表示图形的 和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画的两幅图是否一样大、是否平均分,对不正确的做法进行指导,使之巩固对“同样大”、“平均分”的认识。)
2.比较两幅图的涂色面积谁大。
(1)学生出示自己画的图,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2)指名说一说哪幅图涂色面积大,如何比较。
3.教师出示图: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4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涂色如下图:
(1)让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出图中的涂色部分(如上图)。
(2)比较哪个正方形的涂色面积大。
(3)比较表示图形涂色部分的 和 哪个分数大。怎样比?(“比”的过程是数学知识抽象化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从直观到抽象及时提升,使数学化的过程得以落实。)
4.巩固。
完成“试一试”(1)(2)题右边的题。(注意让学生比较与前面几题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感知在同样的图形里,分的份数不同,涂的份数相同,对应的分数的大小也不同,涂色面积大的分数就大。体会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比较简单分数大小有几种方法?怎样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同分母分数及分子为1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混合题型练习及合作交流,强化学生对比较分数大小方法的掌握。)
四、课堂总结
针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总结,可以灵活多样,既要有助于学生归纳所学内容,深化认识,又要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