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设计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1)
  教学内容:教材P1~3,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具准备: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对接反义词(师说:前。生答:后)。
  (2)教师做动作,学生对相反意义的动作。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 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图片。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每个城市的气温或两个城市气温之间的比较。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城市气温的?你是怎样看温度计的?
  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
  引导: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4 ℃(+ 4 ℃) - 4 ℃
  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 4”这个数读作正四,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4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4”也可以写成“4”;“- 4”这个数读作负四,书写时,可以写成“- 4”。
  [说明:“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2. 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
  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
  介绍:气候状况与地形特点、海拔高度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