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首页
我的消息
安全退出
×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国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P86~8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图案,使学生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
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初步探索密铺的特点,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受密铺。
⑴出示下图,学生观察、联想,初步理解密铺的特点。
师:你在哪里见到过吗?三幅图分别有什么图形拼成的?它们在铺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有规律地;紧密地、没有缝隙;平铺,不重叠。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无空隙 不重叠
⑵呈现密铺的概念并内化。
师:象这种铺法在数学上叫“密铺”。(板书:图形密铺、看教材上的说法)(课件出示:密铺的含义)象这样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在数学上就称为“密铺”。
学生读;学生说:什么是密铺?学生有重点地再读。
二、操作探究,体验密铺。
(一)用一种图形密铺
⑴猜猜,哪种图形可以密铺?
教师谈话:密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但是,密铺也离不开数学的基本图形。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如果只用一种图形,猜一猜哪些图形也能密铺?
(板书:一种图形;教师把各图形贴到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发表各种猜测,教师将学生即时确定的图形移开(能密铺的,不能密铺的),象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正六边形;把疑惑的,有争论的留着,可能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正五边形。
⑵动手操作,验证能密铺的图形。
教师谈话:有争论的图形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解决不能确定的图形。
学生回答:可能说拿几个一样的图形动手铺,可能说用画的方法进行验证。(板书:铺、画)
教师示范:教给学生在电脑上操作验证的方法。
学生电脑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方法。
⑶班级交流验证的结果。
学生演示操作结果,教师利用电子教室全班展示:这些图形能否单独密铺,演示给大家看你的验证过程。
★学生在介绍三角形或梯形能密铺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利用三角形或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推测三角形或梯形能密铺,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能密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能密铺,所以三角形和梯形也能密铺。
⑷课堂小结。
可以单独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正六边形。)
不可以单独密铺的图形有——正五边形、圆形。
(二)两种不同图形的密铺。
⑴导入。
教师设疑:正五边形、圆形不能单独密铺,是不是他们在密铺中就没用了呢?
课件呈现:正五边形和三角形和正方形密铺成的组合图形。
⑵七巧板上的图形分类。
(课件出示七巧板。)
教师引导:观察七巧板的表面是一种密铺,由几种图形密铺成的?
学生活动:可能出现按形状分成3种;按大小分5种;按颜色分7种;按三边形、四边形分成2种。
⑶学生按要求进行密铺操作活动。
要求:在七巧板中至少选2种不同颜色图形进行密铺。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板书: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图形)
⑷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密铺作品,教师让学生操作或说说密铺的过程,适当分类、评价学生作品。
两种不同颜色的密铺;两种以上的密铺。
⑸课堂小结。
教师谈话:用一种图形能单独密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形也能密铺。
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两种以上图形的密铺现象。
三、欣赏密铺图片,了解密铺的历史知识。
⑴密铺图案欣赏。
课件出示:各种密铺图案。生活中的单个图形或多个图形密铺成的图案;著名的密铺图画,如一个七边形和两个△形成的“娃娃脸”密铺;三种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马的密铺等等;自然界中的密铺,如龟板,蜂窝等。
学生欣赏密铺图案,感受密铺的奇妙,教师形成完整的课题:奇妙的图形密铺。
⑵了解密铺知识。
学生点击“知识链接”,了解更多的密铺知识。
⑶布置课外作业。
课件出示以前学生的密铺设计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自主设计密铺图案,在教师下发的方格纸上课外完成。
板书设计:
奇妙的图形密铺
一种 无空隙 铺、画
两种 不同的图形 不重叠
两种以上
说明:本教学设计和本校黄丹萍老师共同完成,本节课由黄丹萍老师执教,获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等奖,5月下旬将代表张家港市参加苏州市的评比活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