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找规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二册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有序美。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彩旗、图形挂串、水果挂串
学具准备:
学具袋、双面胶、练习卡、贺卡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今天,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小精灵明明,他为大家带来了“智慧星”、“合作星”送给你们。
2、模仿动作游戏。
老师做动作:拍手一下,拍肩两下;拍手一下,拍肩两下;拍手一下,拍肩两下。让学生接着拍下去,追问:你怎么知道是这样拍的?
3、揭示课题。
二、认识规律,寻找规律
1出示彩旗。
(1) 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2) 你知道蓝旗下一面会是什么颜色的旗?为什么?
2出示图形挂串。
(1) 引导学生观察想想:怎么补上少掉的图形?追问:为什么这样补?
(2) 让学生边说边想:最后会是什么图形?
(3) 这组挂串不仅可以从颜色找规律,还能从哪方面去找规律?
3、出示水果挂串。
(1)仔细观察:这组挂串从那些方面找规律?
(2)想: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接下去应该怎么摆?
三、动手操作,巩固深化
1、小组合作。要求:小组内先讨论要按什么规律摆,再合作摆完后,把有特色的学具进行展示。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卡,并在小组内交流后进行反馈。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引导学生找声音规律:用掌声表扬自己三次,你发现了什么?掌声有什么规律?
2、学会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大家想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还有哪些?
3、引导学生设计贺卡,创造规律。
五、引导反思,总结全课
你们今天学的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
活动中探索 体验中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本次课要学的内容《找规律》。拍手游戏能使学生充分融入整个学习氛围,再通过语言、动作的重复进行,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课题---《找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历程
第二环节内容由浅入深,先通过“彩旗”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接着通过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挂串,在学生中互相讨论,寻找规律。此过程由易到难,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帮助了落后生也满足了思想活跃的学生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要求。
3、在活动中体验规律
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动手摆学具,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出色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这个环节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规律”的认识。
4、联系生活、设计手帕、找身边规律
老师利用学生们的掌声,引导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指出了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如图形、动作、声音等,更通过让学生设计手帕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学习规律的作用,学好规律能运用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