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利息”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2.能力目标:注重学生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存款利国利民,并从教育储蓄中感悟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树立努力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利息。理解税后利息的含义,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公式。 
   
  教学流程: 
  一、知识扩充 
  (师出示中国五大银行行标。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银行的业务范围及银行的分类。) 
  师:(出示一组信息) 2001年12月,中国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 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 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 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 711亿元。 
  (让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感受存款不但利国而且利民。 
  效果预测:学生可以从信息中感悟到国家用集资上来的存款繁荣经济、建设国家、援助农业,加强储蓄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 
  师:老师积攒了1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还可以使自己的用钱更有计划。 
  师: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师创设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 
  师: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款单。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 
  (生独立完成填存单的任务,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一个想像的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把知识、能力、人格有机地融合,让学生的各种因素碰撞后的灵感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效果预测: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补,学生可以掌握存款单的填写方法,并在老师的点拨中,掌握存款的种类、本金等数学概念。 
  三、合作学习 
  师:(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可取出人民币102.5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种类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新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设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 
  出示表格: 
   
  (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并总结出公式:利息 = 本金 × 时间 × 利率。)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存入银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时可获利息多少元? 
  生: 1000 × 3.6% ×5 = 180 元。 
  师:取款时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吗?和老师一起跳跃时间,来到2012年。(出示利息清单。) 
   
  利息清单: 
   
  生总结:税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1-20%)。 
  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空间,让学生从实践中概括公式,在合作中分享自己与他人思考的成果,体会成功的快乐。 
  效果预测: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得出利息及税后利息的公式,并因为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为知识的应用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深化练习 
  1.奉献。 
  五年一班的张华同学在2001年1月1日把积攒的12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她准备把到期后的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支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