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什么是周长”教学纪实与评析

时间:2016-11-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执教者 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学 王锦华 
    点评者 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 高明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一、看一看,描一描 
     
    (播放课件:美丽的叶子图片。)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一只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小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从叶柄开始绕着树叶的边画一圈,最后又回到叶柄。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从叶柄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叶柄。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师:有几片漂亮的叶子已经飘进你桌面上的信封里了,快找出来! 
    师:请你们选出一片喜欢的叶子,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外形来!(生活动,师巡视。) 
    师:有同学描好了,可以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描的? 
    (师指导:从起点出发,沿着边线画一周,再回到起点,就能画出一片漂亮的叶子来。) 
    师:刚才你们通过描一描,画出了叶子的一周,我也想试试看,可以吗?(师画树叶时出现两处错误:画离边线,没回到起点。) 
    师:孩子们,我画得对吗? 
    生:老师,您在画树叶时,离开了树叶的边线,而且没有回到起点,所以您画得不对。 
    师:谢谢你,你的提示我记住了。大家看我这回画得对不对?(对了。) 
    【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了树叶一周的长度,为学生理解周长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描树叶外形的过程中,对树叶的一周有了初步的感受。】 
    师:(出示课件)除了树叶以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漂亮的图形,你也能描出它们的边线吗?谁能指出它的边线?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描了什么图形,是怎么描的?(生答略。) 
    师:(出示一名学生画的图形)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一个封闭的图形,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绕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评析:为学生提供其他的几何图形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任意一个图形,描它的外形,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一周”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 
     
    二、找一找,摸一摸 
     
    师:刚刚我们描出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它们每一个平面上都有周长,快找找看,找到了用手摸一摸。 
    (学生自由活动后汇报交流。) 
    生:我摸了课桌面的周长。 
    生:我摸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其实,我们身体上也藏着周长,谁找到了? 
    生:我们腰的一周的长度 。 
    师: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 
    生:我的头一周的长度。 
    师:头一周的长度叫头围。 
    …… 
     
    三、量一量 
     
    (一)量物体的面的周长。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物体面上的周长和身体某部分的周长,你猜猜它的周长大约是多少?(指名说)猜得对不对呢?我想准确地知道它的周长,该怎么办? 
    生:量一量,算一算。 
    师:我们选择一个物体或是身体的一部分,测量它的周长。你先想想,要量什么并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学生测量。) 
    师:请同学们说说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生:我用皮尺量,课桌面的周长是20 分米。 
    生:我用直尺量,铅笔盒面的周长是54厘米。 
    …… 
    (二)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过渡:听说同学们学会测量周长了,有一些平面图形着急了,它们也想知道自己的周长,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吗? 
    1.出示学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五角星。 
    师:用什么办法能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呢? 
    生:用尺子量出边的长度加起来。 
    生:用线绕一圈,再量出线的长度。 
    师:请各小组合作测量,算出图形的周长。(小组活动。) 
    2.汇报: 
    (1)师:谁想介绍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生:我们用尺子量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加起来是36厘米。 
    生:我们用尺子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再乘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是54厘米。 
    生:我们量出梯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是35厘米。 
    师:哪些小朋友研究三角形的周长?老师请其中一个小朋友来汇报一下。 
    生:我是用直尺来测量它的周长的。 
    师:说一下怎么量的? 
    生:用直尺的零刻度对准它的一个顶点,量它的一条边长有多少,然后再量另外两条边。最后把三条边长加起来一共有几厘米,就是它的周长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她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三角形的周长,用直尺就可以量出来。那么其他的图形呢? 
    (2)师:五角星谁研究了,你是怎么量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先用线沿着五角星的边缘绕一周,然后再量线的长度。(学生黑板演示。) 
    师:他要这样绕过来绕过去,麻烦了一点,谁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想听别人的意见吗? 
    生:想听。 
    师:他这个办法可不可以? 
    生:可以。不过我还有一种办法。我先用尺子量出它的一条边有5厘米长,五角星的10